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诉求在不断变化升X,他们关心的议题不再是“吃饱穿暖”等基本需求,对生存环境也有了诉求,更加关注饮用水安全、雾霾天气等环保议题。生态环境用之不觉,失之难存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生态公共产品,让他们在分享发展红利的同时,更充分地享受绿色福利,成为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。
我国国土辽阔,自然条件、发展水平各异,应将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有机结合起来,因地制宜、分类施策,以产生协同效应而不是相互抵消。如生活垃圾、水处理污泥、河道淤泥等可以协同处理:将生活垃圾、淤泥等进行发酵产生甲烷,提纯用于新能源汽车燃料,不仅打通了上下游环节,还能同时提供洁净能源和干净的水。又如将供水、排水、水处理、中水利用、海绵城市建设等链接起来,而不是“单打一”甚或上游处理增加了下游难度,更要避免不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行为。一些地方以生态建设之名,花巨资在河流和湿地上建“三面光”的人工堤坝,结果破坏了动植物与水的天然联系;一些地方在水资源十分稀缺的地方植树种草;一些地方大搞大树进城,企望“今天栽树、马上乘凉”。这些都与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原则相悖,必须避免。
要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。按照节约资源、保护环境、维护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,促进工业、城市建设等的绿色化。工业生产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游增加了供应;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。应积极开展生态设计,推动轻量化、去毒物、碳减排;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,采用X适用的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,淘汰严重耗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,大力发展新经济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走一条科技含量高、经济效益好、资源消耗低、环境污染少、气候友好的工业化道路。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。壮大节能环保产业、清洁生产产业、清洁能源产业,既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基础和技术支撑,也能拉动投资、消费需求并增加就业机会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变废为宝,变一用为多用;发展绿色金融,把自然X势转化为经济X势,把生态X势转变为发展X势,按照社会化生产、市场化方式,实现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保值增值,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,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。